生于斯,长于斯,西安这座城市给我留下很多很多历史文化记忆。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
今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具体要求,其中“扎实加强文化建设”集中体现了总书记对文化发展的关心重视和对西安这个东方文明古都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多次提到西安,一些西安历史典故、诗文名句耳熟能详,一些妙语佳句即使老西安人也未必能知。我认为,每个西安人都应该全面系统学习研究西安历史文化,争当西安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展示者,让西安历史文化我每个西安人的行为中闪光、出彩。
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旅游景点、完善的文化产品设施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西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发掘利用,溯源、找根、寻魂,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管理智慧和人文精神,真正以西安历史文化影响人、感化人、教育人、启迪人。
要坚持学习汉唐历史文化,传播汉风唐韵。西安文化的底色为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唐文化,汉风唐韵在这个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任何一种文化又都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个文化的延续发展,都是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文化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城市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无从安置。西安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人文性格,并深深地融入到西安这个城市的血脉之中,成为西安人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记忆,无疑也是西安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共有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条件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建设西安人的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充分认识西安自建城以来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汉唐都城文化,继承和弘扬西安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返本开新,再造西安文化建设的新高地,在国际化建设中发展西安文化,使西安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并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始终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开展面向大众的西安历史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讲述西安历史上的著名故事,阐释西安城市精神,推动西安历史文化走进家族、融入生活并彰显于当下、传承于后世,促进西安文化认同。把西安历史文化教育渗透到群众性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让西安城市的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等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讲述者,将西安的特色历史鲜明地、尽情地展示出来,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喜爱西安历史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要推动西安历史文化融合数字、联通网络、走进生活。西安文化只有在继承传统、保持历史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时代内涵,开辟出西安文化新的生长点,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西安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精神家园始终清新怡人、魅力常在。当前,要推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成为传播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立网上西安历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在数字远程教育、数字娱乐产品、移动文化信息服务中融入西安历史文化教育内容,增强西安文化的吸引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扩大西安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西安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当然,西安历史文化历来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在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新征程中,西安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与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每个西安都应抓住这个机遇,传播西安历史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城市优秀文化,吸纳百家优长,为西安历史文化传播增添更多亮丽的风景线,为西安历史文化“代言”。
本文刊发于2015年3月30日《西安日报》8版
【中国体坛网编辑】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创者。本网站转载此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体育资讯,并非用于商业。我们对文章所持观点保持中立。如涉及著作权相关事宜,请及时与本站编辑联系,以便编删除,谢谢!
1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