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名家访谈
陕西武术人-(中国体坛网陕西武术名录) 九十八岁的红拳泰斗张悦侠
时间:2014-06-16 10:19:34 | 作者:cntt365 | 来源: 中国体坛网搜狐博客 | 查看: 8871 | 评论: 1

    
     2009年(6月21日)早晨8点许,陕西武林届武术专家、中国红拳泰斗张悦侠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8岁。
      张悦侠,98岁。
  一生嗜武,红拳大家。
  吸收红拳诸位名师之长处,海纳 各家武术之精华。
  现任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曾连任七届陕西地方拳比赛仲裁委员。张悦侠,又名张炳炎,公元1912 年农历元月二十日生。西安市人,现任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曾连任七届陕西地方拳比赛仲裁委员。 小时候,张悦侠体弱多病,为了强 身健体,他10岁时开始接触红拳,19岁正式师从卜忠信学习陕西红拳。卜先生拳术精湛,为人寡言,动作规范,下盘功夫扎实。在卜老师的严格要 求下,张悦侠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1943年,张悦侠开始师从朱耀亭学习武术。朱耀亭人称“朱二爷”,是民国时期陕西著名红拳拳师。在朱先生 那里,张悦侠先后学习了大行拳、四把锤、大梨花等。朱先生仙逝后,张悦侠又拜张鸣歧为师深造红拳。张鸣歧先生生于1883年,卒于1972年,经 历过满清风云、民国战乱,又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掌握红拳套路70多套,仅棍术就20多趟,擅长红拳实战技击打手。在张鸣歧的悉心指导下, 张悦侠逐渐完善了陕西红拳的武学体系。张悦侠还有一段从未对别人提起的革命往事。少年时期,张悦侠家境殷实,身为家中长子,他有责任帮父 亲料理生意,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参加我党在陕早期的“前围”地下工作组织,开始秘密从事革命工作。他曾接受西安早 期共产党员、同学蔺继康的领导,专门负责党组织的信件传递、传单分发和开会组织等工作,有时冒着全家人的生命危险,将会议地址选在自己家 。
  大革命失败后,时局动荡,张老师和组织失去了联系。1938年,27岁的张悦侠考入黄埔军校第16期学生队,开始了系统的军 事技术学习。毕业后被分派至国民革命军第27师任少尉排长。后因看不惯国民党部队的腐败和黑暗,先是回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后又被无故关押 。谈起往事,张悦侠说:“做人不能有邪念,我这一辈子光明磊落,虽然因为正直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苦,但我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的。”集 合多位红拳名师的武学精髓,拥有相当武学造诣的张悦侠并没有停止对武术的追求,他遍访各地名师好友,学习和探讨中华各大门派的武术,全面 感悟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张悦侠老先生一生酷爱武术,称“自己一辈子别无他物,竟侍弄(方言:就是练)了拳”,有时练到兴头彻夜不眠。他心 性恬淡,没有门派之嫌,凡遇优秀拳种、优秀拳师总能如饥似渴地潜心演习,从敬以待。在80余年的潜心修练中,在丰富的人生感悟之下,张悦侠 演练的红拳,特点鲜明,风格独特。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陕西红拳,张悦侠广收门徒。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白天要外出干重 体力活,一天下来,十分疲倦,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可以歇一歇了,又要接待上门拜会求学的年轻人。再累,他也立即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全心投入 到对他们的指导中。平常,张悦侠言语不多,教拳时却句句到位,用词确凿。教起拳来,他一丝不苟,为了一个动作,他会不厌其烦地多次纠正, 从不马虎。他常对弟子们说:“我们拳行当,在以往,往往都被人看不起,我们可不要看不起自己。”他告诫弟子们:“一定要注重个人的修养和 自己的社会形象,多读有用的书籍,作一个有教养的人。”他为武术界的不良风气而叹息,说“武人更要注重个人的涵养”。张悦侠非常关注陕西 武术界的健康发展,他不仅身体力行,深切地关心和爱护下一代的成长,还希望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魅力。改革开放后,年近八旬的张悦 侠先生迎来了他武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日以继夜,专心研究、整理和挖掘陕西红拳。20年间,他先后创作和总结出侠 拳、燕腿、连拳、骁虎拳、龙出洞,虎出窝、侠棒、虎尾鞭、无影鞭等拳术器械和套路,挖掘和整理了陕西大红拳、二路红、大梨花、八步、六趟 、四把锤、六架势、霸王锤、功力拳、大行拳、粉红拳、梅花拳、炮锤等几十种陕西古老拳种红拳的套路和拳谱,以及步战刀、小金枪、六合枪、 八仙剑、少林剑、月牙铲、盘龙棍、风魔棍、琵琶棍,太师双鞭、呼雷鞭、琵琶条子等器械套路,为陕西传统红拳的继承和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 财富。

前排左起沈志善、贾子富、王富庆、程振荣、郑兆林、张悦侠;后排左韩晓琪,韩玉茂 、
张富利、周树立,马怀玉、潘振山、杨生锡


马贤达与张悦侠

时任省武管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宋斌、社会部长肖关纪、副秘书长马文国、吴颖锋等前往吊唁张?侠

评论

1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